索  引  号 113709000043416937/2021-001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关于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建美丽宜居城市的建议》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42、32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7-21 14:58 浏览次数:

鲁洪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建美丽宜居城市的建议》提案收悉。诚如提案中所述,我市尚存在防汛能力不足、高峰期道路交通拥堵、市区停车难、老旧小区停车位不足等问题,给市民出行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城市排水系统和城市道路,精准改造老旧小区,再加上各部门协同,对于减轻防汛压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经我局会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城市排水系统方面

(一)有关规划情况

我市对城市内涝问题高度重视,先后组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编制并批复实施了《泰安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泰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对排水防涝做出了统筹安排。近年来,


我局按照要求,不断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指导,逐步推进专项规划的实施,如正在进行的雨污分流项目。同时,在规划管理中,引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在项目建设前期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有关要求,确保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面积比例达到规划要求,有效控制雨水径流,逐步推进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二)实施情况

关于排水防涝实施方面,市城市管理局答复:科学编制《泰城主城区排水防涝五年实施规划》,统筹“河道和路面、地上和地下、雨水和污水、市政和防汛”四方面之间关系,对城区地表径流、排水设施、积水区域、汛期隐患、泄洪河道等情况进行全面普查,整理城市排水历史数据,对城区的易淹区、内涝点等重点区域提出具体建设措施。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扎实开展前期调研与基础资料收集,对山水林田湖草城区指挥部、发改、规划、水利、住建等部门座谈交流,配合设计单位对城区河道、易涝点、排水泵站进行实地勘察。截至目前,已完成专家评审,正在按照专家意见进行局部修改。

关于海绵城市实施方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答复: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建设的有关要求和山东省“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落实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思想,推进落实《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75号文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海绵城市设计规程》《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并结合泰安实际情况,印发了《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泰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等文件。截至目前,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累计建成面积97.35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28.5%。

二、关于停车场规划及建设方面

(一)有关规划情况

正如提案中所述,因受历史规划的局限性,老旧小区很多功能已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尤其是停车位不足的情况确实存在,缓解停车难问题非常必要。我局在停车场规划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预留停车场建设空间。在我局报市政府批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按照“贴近需求、分散设置、方便使用”的原则,因地制宜规划了30处社会公共停车场用地,为将来公共停车场的建设预留空间。按规划实施后将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

二是在核发地块规划条件通知书中,按照有关规范明确具体泊位的配建要求,同时在建设项目审批和规划核实中落实停车位配建标准。对于设计方案中停车位不符合配建标准的,不予审批规划设计方案;不按照设计方案建设停车场的,不予规划核实,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从而在规划管理中严格落实停车位配建标准。近年来,经我局审批的建设项目均已按照要求配建了相应的停车场地,特别是高层建筑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了大量的地下停车场,为居民的出行和停车带来巨大的便利。

三是合理利用立体空间,积极引导建设立体停车。利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停车设施,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城市建设用地复合利用,还可缓解停车压力,方便市民出行。我局积极在规划管理中推进立体停车,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增加停车泊位。如在财源街商务区规划设计和开元盛世•文旅城规划设计中,均利用地下空间规划设置了地下二层停车场;在用地紧张的灌庄、五马南村旧村改造地段,利用地下空间规划地下二层停车场,增加停车位供给,尽可能满足停车需求。

(二)老旧小区改造及停车场建设情况

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及停车场建设方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答复:由于老旧小区受历史规划问题的局限,很多功能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为此我市加强老旧小区改造的工作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积极编制计划和规划,确保老旧小区改造有序开展,截止到2020年末,我市完成改造项目计划任务5个,今年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安排部署各县(市、区)、功能区摸清需要改造的小区情况,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成熟一批”的原则,建立新一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台账,编制2021-2025年改造规划,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依据。同时,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完善安防、环卫、照明等环境设施,将老旧住宅小区长效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支持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完善无障碍环境设施。

为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2018年建成市政府东侧停车场一处,大车、小车停车位共710个,2020年建成红门停车场一处,停车位330个,改建岱庙双龙超市为地下停车场,停车位173个,岱庙文化广场建设停车位约400余处,建设充电桩12个;2021年计划扩建天外村停车场,目前扩建规划正在制定。泰安林校操场现已改造为临时车位,停放车辆1500余辆,满足每年五一假期、十一假期旅游高峰停车要求,大大的减缓周边停车压力。

三、关于道路规划与建设方面

(一)有关规划情况

设置快速通道对于支撑泰城空间拓展,满足市民快速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具有重要作用。2017年经国务院批复的《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7年修订)确定,规划构建以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功能明确、等级清晰、级配合理的城市路网系统,形成“一横两纵”的城市快速路系统与“十横、十四纵”的城市主干路网系统。城市快速路的“一横”为泮河大街,“两纵”分别为东岳大街西段—长城路、明堂路。目前,我市迎胜路南延工程采用高架桥形式,构建了城区与高速公路的快速连接通道。长城路沿线已建设多座立交桥,初步形成了城市的准快速路。

提案中规划建设快速直达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等对外交通设施专用快通道的建议非常有必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下一步,结合我市正在编制的《泰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及《泰安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专项规划》,规划将按照国家法律及有关标准,统筹考虑泰安城市发展布局、人口分布、对外交通衔接、历史文化名城景观风貌保护等多方面因素,认真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科学确定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等道路网布局。

(二)有关建设情况

关于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答复:近年来,我市完成岱庙周边道路和市政设施的改造升级,改造完成了岱庙前地下商场为地下停车场。把打通断头路、丁字路作为重点,抓好擂鼓石大街中段、北上高大街、灵山大街东段等续建道路工程,新开工灵山大街东段跨辛泰铁路桥、博阳路省庄互通立交桥、迎胜路南延等建设改造工程。推广街区制,提高路网密度,促进“微循环”。

四、关于科学规划,各部协同,减少道路施工方面

提案中提出的及时制定道路施工计划并开设联席会议、各部门协同的建议值得借鉴,对道路实施涉及部门进行统筹协调,有效避免道路频繁施工现象。目前,我市每年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制定道路实施计划,科学合理安排道路实施时序。在规划管理工作中,我局对相关单位报建的道路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后,按照一定程序报市政府批复实施。

关于道路施工方面,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答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在道路建设施工中,做好前期计划安排,涉及道路封闭施工时,及时与交警部门对接,配合做好道路施工期间车辆的疏导工作,提前向社会发布施工公告,告知市民做好出行路线计划安排;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置路线绕行温馨提示牌,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方案,把对市民的出行影响降到最低;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快速推进;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定出合理工期计划,加大人员、机械投入力度,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班加点、倒排工期、全力以赴,确保工程早日完工。

市城市管理局答复:合理安排道路维修计划。为了减少道路维修给市民出行造成影响,在道路维修过程中,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向社会发布施工公告,提前告知市民做好出行路线计划安排;二是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置路线绕行温馨提示牌,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方案,把对市民的出行影响降到最低;三是在道路施工前,召开道路管线协调会,对于有管线改造计划的单位随道路改造一并实施,减少道路重复开挖;四是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尽早完工。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加强规划管理,增强协同意识,与住建、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切实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


                                 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年7月19日


信息来源: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友情链接 县(市)局、分局 政府系列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国土系列网站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