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000043416937/2021-0008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组配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于维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局工作职责,现就“保留七九专班历史遗留问题指挥部工作职能”方面的建议答复如下:
正如建议中所提到的,自2019年以来,泰安市委、市政府将解决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内容之一,列入市委常委会重点解决事项,并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7.9”工作专班推进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通过工作专班全体人员的奋力攻坚,截止日前,全市集中处理了430个项目、涉及917万㎡,惠及8万户家庭、近24万人。为继续做好全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后续工作,市委、市政府建立不动产登记联席会议制度,对历史遗留问题转入常态化处置。
一是建立常态化机构,明确主体责任。为巩固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在“7.9”工作专班的框架基础上,成立了以市长为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工作机构,常态化解决我市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办理不动产登记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2020年8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泰安市不动产登记联席会议制度》《泰安市不动产登记联席会议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和工作开展原则,确定了工作流程,以“依法办案制度”“定期通报制度”“销号督查制度”“奖惩制度”“专项经费保障制度”“信访制度”等六项工作制度,保障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持续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已召开了3次联席会议,解决了问题项目28个。
同时,各区(功能区)和两市两县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保障市联席会议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对于新发现的问题项目,按照“市区共治、属地负责”的原则,根据各区提报的相关材料和初步处理意见,市不动产登记联席会议办公室对问题项目组织会商,明确处置意见,提报市联席会议进行研究审定,全力推进问题的解决。
二是完善房地产市场监管机制,出台相关发展意见。加快对“房地产开发行政审批信息共享平台”“房地产市场监测监管平台”两个平台数据信息的导入,充分利用两个平台,打破各部间间数据壁垒的弊端,加强数据交换共享,实时获取开发建设各环节数据,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及时处置,从源头上防止出现“带病作业”问题,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按照相关流程,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规范发展的意见》,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健全房地产规范发展的体制机制,防止“前改后犯”,进一步明确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服务和监管并重,尽快消除存量、杜绝增量,做到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通过“红黑名单”管理,加快房地产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以管当下利长远的长效机制,有效促进了我市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三是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整治,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泰城城中村改造坚持“自求平衡、一村(居)一策”和节约集约建设用地的原则,根据各村(居)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改造。积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村(居)合村并点,对分布零散、规模较小的村(居)实行集中连片建设,稳步推进改造工作实施。2008年以来,市本级对47个城中村进行了改造,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9万亩,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一方面像下峪村、三友村、东关村、更新村、旅游经济开发区等多个村庄已完成改造,打破了旧村一户一院的建设模式,一次性把居住所需的水、电、汽、网络宽带等基础设施高质量地安装到位,从根本上破解了泰城目前存在的城中村所带来的违法加建抢建、治安、环境卫生等一系列积重难返的难题。另一方面对于有历史特色、符合规划、房屋布局比较规整的村庄,在改善居住条件和提高环境品质上下功夫,重点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老旧小区改造分基础、完善、提升三类,采取大片区统筹平衡、跨片区组合平衡、小区内自求平衡、政府引导的多元化投入改造等多种模式逐步实现。
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