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9000043416937/2020-006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组配分类 统计年报

2019年度自然资源规划执法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9-12-24 16:32 浏览次数:

2019年,执法支队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厅执法局决策部署和局党组中心工作,严格落实“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执法效能,全力维护自然资源规划管理秩序,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认真组织开展泰安市“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

按照国家、省要求,市政府先后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农业大棚私建大棚房等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关于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的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市“大棚房”清理整治工作回头看专项核查的通知》等文件,周密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泰安市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为确保大棚房清理整治到位,市局全面落实网格化动态巡查责任制,成立8个现场核查组,不间断对县市区(功能区)进行督导核查。市协调推进工作小组在坚持日通报基础上,抽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畜牧兽医等部门人员组成四个督导组,实地督导各地各类农业园区、生态农业观光园、采摘园等设施农用地情况。市政府采取开展“回头看”活动、建立委托警示约谈机制、落实用地限批措施等方式方法,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清理整治工作。全市共排查各类设施农业大棚47154个、面积68145.26亩。核查省厅下发设施农用地疑似问题图斑6943个、面积32788亩。核查自然资源部下发疑似“大棚房”问题图斑23585个、67741.8亩。在排查的设施农业大棚中,塑料大棚39400个、54805.49亩;日光温室4862个、7872.07亩;连栋温室374个、661.67亩;其他(简易大棚)2518个、4805.33亩。共排查清理出违法“大棚房”项目18个,占用耕地面积155.14亩。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恢复原用途。

二、扎实推进2019年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

今年以来,按照自然资源部、省厅统一部署,支队认真牵头组织开展了全市2019年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2019年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的通知》,市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泰安市2019年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了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工作方式、时间安排,目前,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中。一是2018年度卫片执法工作。自然资源部共下发我市2018年度土地卫片图斑3294个,监测面积36616.2亩(耕地面积26977.43亩)。经外业核查和内业举证,我市通过省级土地卫片执法监督检查信息系统,共核查上报用地3177宗,面积36616.2亩(耕地26977.43亩)。其中非新增建设用地2032宗,面积20949.3亩(耕地15040.32亩),新增建设用地1145宗,面积15666.9亩(耕地11937.11亩)。我市计入违法占用耕地比例的342宗、耕地面积852.79亩,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为5.2%。共收缴罚款2606.2万元,没收违法建筑物面积94.39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物面积6.55万平方米自然资源部共下发我市2018年度疑似矿产违法图斑20个,经核查,合法图斑4个,伪变化图斑12个,违法图斑4个。违法图斑中非立案处理2个,立案查处2个,收缴罚款5万元。二是2019年季度卫片执法工作。2019年前三季度自然资源部共下发我市卫片图斑2405个,拆分19个,实际填报2064个,面积59852.7亩(耕地面积36711.2亩)。其中合法图斑1010个,面积30931.91亩(耕地面积15452亩);违法图斑283个,面积13707.2亩(耕地面积10762.6亩),其中国家、省重点项目违法面积11017.9亩(耕地9750.46亩);其他用地图斑(临时用地、设施农用地、农村道路、实地未变化)771个,面积15213.6亩(耕地面积10518亩)。对核查发现的前三个季度违法用地,市、县市区两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逐宗制定整改方案,确保12月31日前查处整改落实到位。

三、加大泰山石保护暨奇石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力度

支队牵头组织开展了市区范围内大型石头摸底工作,据统计,市区范围内共有大型石经营业户326户,大型石头13361块。在此基础上,委托省矿业协会7名地质矿产专家组成甄别鉴定组,进行现场甄别鉴定,出具鉴定报告。专家组认定上述大型石头没有来自泰山风景名胜区内的泰山石,其中符合泰山石特性的石头共2309,主要来自我市天宝、放城和临沂市平邑、蒙阴一带。其余11052块主要来自河北、河南、山西、辽宁等地。为加快整治力度,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加强泰山石保护暨关闭取缔大型石头存放和交易场所实施方案》,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依法关闭取缔大型石头存放和交易场所的通告》,成立了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郭德文,市委常委、秘书长宋洪银为组长,市政府副市长赵德健为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关闭取缔大型石头存放和交易场所信访维稳工作应急预案>的通知》《关于加强大型石头存放和交易场所管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成立了源头管控等8个工作专班,逐一明确了部门职责。组建了2个督导检查组对相关县(市、区)、功能区大型石头封存、收回情况进行不间断的督导检查。截至4月1日,全市小井、卧牛石、羊西、黄前等6家室外大型石头交易和存放场所已全部关闭5月31日,全部完成了大型石头封存、收回协议签订及“一石一册”建档工作,共涉及经营业户236户、封存大型石头10193块(泰山区145户、6232块,岱岳区83户、3156块,泰安高新区8户、805块)。11月13日,相关区政府(管委)正式开展实施大型石头吊装补助运输工作,预计于两个月内完成。

四、强化砂石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一是突出重点查,全面覆盖查。支队按照市山石矿山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联合矿产资源保护监督组和土地整理中心工作人员成立6个督导组,结合矿产卫片、群众举报、新闻曝光等线索,突出重点,分两次对各县市区、功能区进行实地督导共排查现场208处,涉及山石矿山100个,工矿废弃地治理项目44个,涉矿的土地复垦项目30个,卫片图斑和信访举报点16个,地砂、洗砂点18个。二是开展突击夜查和日常巡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组成夜查小组,开展山石矿山综合整治突击夜查,根据市局《违法开采矿产资源巡查工作方案》,局组成6个工作组每周对县市区进行2到3次巡查。通过夜查和巡查,共查封扣押机械车辆36台,处罚车辆610台次,立案23件,下达处罚决定书20件,吊销采矿许可证4个,没收矿产品6100吨,罚款33万元,移送4起,刑事拘留13人。三是督促整改落实。截至目前,通过巡查共发现违法开采行为46件,其中,岱岳区通过巡查共发现违法开采行为13件,已制止改正违法行为的4件,立案查处8件,正在调查中1件。对立案查处的8件违法开采行为,目前已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4件,罚款25万余元,移送公安机关4件;高新区通过巡查共发现违法开采行为30宗,全部立案查处并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金额80.2万元、没收非法所得61.6万元;移送公安机关4宗。配合公安机关办理非法采矿案5宗。已批捕8人,刑拘12人;新泰市通过巡查共发现违法采砂3件,罚款12.2万元。    

五、认真化解群众来信来访

一是认真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2019,信访科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26件。其中信访65件,人访61起83人次。信访占了整个信访量的51.59%,人访占了整个信访量的48.41%。对受理的信访案件,市局信访室严格按照国务院、山东省《信访条例》和《国土资源信访规定》,认真受理、登记,及时转办、督办。对重要信访案件,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到县市区现场调查督办,作出处理。目前121件信访案件已处理办结件,办结96.03%。对上级要结果的信访案件全部按照规定时限按时上报。二是精心组织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市局共接收上级交办化解信访积案17件,其中省厅交办2件,市信访局交办15件。17件信访积案有6位局领导进行包案处理。截至目前,省厅交办的2件已经全部化解并上报省厅审核通过。市信访局交办的15件全部化解,市信访局已经审核同意并上报录入信访系统。是扎实做好群众热线工作。做好市政府便民电话的受理工作。2019年,信访科共受理市政府“12345”便民服务电话受理中心转办事项1423件,其中反映不动产登记1026件,宅基地7件,土地违法36件,矿产违法11件,城乡规划违法60件,咨询127件,投诉24件,规划建议13件,其他119件。全部按时规定时限办结全市共受理12336微信平台群众举报违法事项322件,对受理的群众举报违法事项,各县市区局按照微信平台办理程序逐一进行了核实处理,并按照规定时限及时进行了回复。接听群众举报电话210件。对群众反映的210件问题全部进行了受理、转办、督办工作。受理泰安民生网涉及执法问题25件,全部及时调查答复,回复率100%。五受理来人咨询88起138人次。对来人咨询均做到了热情接待,对提出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和服务工作。四是牵头做好全局全国两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成立安保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强化与相关部门联动机制,认真做好自然资源隐患排查化解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积极处置和化解各类信访问题,全国两会、建国70周年期间,全市没有发生重大自然资源信访事件。

六、做好无规划用地手续化工企业整改工作

按照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无用地规划手续化工企业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省厅下发我市的化工企业清单,市局对各县(市、区)无土地手续、规划手续的化工企业处理整改情况进行进一步排查梳理。经过排查,我市无土地手续化工企业16家,已整改完成16个。其中已完善手续2个,已关停13个,其他完成整改1个,整改率达100%;无规划手续化工企业共61家,已整改完成61个。其中已完善手续19个,已关停20个,其他完成整改22个,整改率达100%。

七、牵头开展全市治理违法建设行动

在领导小组和指挥部领导的带领下,市治违行动指挥部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介并用,利用微信联络群、开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广泛传播和交流各地治违信息和政策,形成强大舆论氛围。对新增违法建设“零容忍”,做到即查即拆,对存量违法建设全部纳入台账,逐一治理,选取宝龙国际社区作为试点,通过广泛宣传、逐户摸底、明确标准、主动公开等举措,探索“政府推动、社区主导、物业协同、部门配合”的小区违建治理路子。目前,189处乱搭乱建现已拆除63处。2019年以来,全市共排查违法建设5963处282.86万平方米,已治理完成6641处297.61万平方米,增加绿地面积27万平方米,腾出建设用地40万平方米,增加市民活动场所33个,增加停车位858个,治违成果惠及广大市民,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八、强化建设项目批后监管

一是严格落实《泰安市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工作规定》。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采取“拉网式”巡查、定期复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日常检查,切实做到对执法区域批后项目巡查的全覆盖,截至目前共对51个项目151个建筑单体进行了批后检查,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立案查处项目15个,结案10个二是加强与局各业务科室、分局沟通对接。批后检查发现问题或违法建设后,各大队均在第一时间与相关业务科室、分局对接项目审批的情况,召开违法案件处理业务会对案件集体研究,确保对违法建设的处理、处罚合法有效。三是建立批后管理档案大队长负责制。经常性的开展大队内部自查自评活动,通过互相查、集中评的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执法活动中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四是创新管理方式。经过多次与地理信息中心,相关业务科室、分局沟通对接,建立规划批后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批后管理各流程网上运行,使监管工作更加方便、快捷、有效。

九、组建执法工作专班

去年以来,国家、省市“大棚房”、设施农用地、卫片、别墅、墓地、泰山石、山石、地砂等清理整治执法专项工作先后展开,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压力大。为切实做好各项土地矿产执法监察工作,提高自然资源系统行政执法监察效能,实现对土地矿产违法行为的“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今年上半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土地矿产执法监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专班(卫片工作专班、大棚房、别墅、墓地工作专班、泰山石工作专班、山石开采、地砂工作专班、材料工作专班、综合协调工作专班),每个专班由一名局领导包保负责,专班成员从执法、矿管、耕保、开发整理等科室单位抽调,实行集中办公,统一行动。专班负责人对分管局领导负责、分管局领导对局长负责,实现人人抓任务,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着落。

十、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查摆问题,落实一岗双责三联评定机制,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支队广大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和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工作理念、方式方法和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埋头苦干、争创一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推进支队支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党员教育、台账管理、责任落实五个规范化,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规范支部生活,不断提高支队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支队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信息来源: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友情链接 县(市)局、分局 政府系列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国土系列网站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